陈绶祥工作室作品交流展

返回
开幕时间:
展期:2006.05.20 -- 2006.05.25
地址:北京海淀区文慧园北路9号今日美术馆A厅

展览前言

教师的话

同学们要进行总结,嘱我写几句,我感到两难。在所有的艺术门类中,只有国画必须终生努力学习提高,才有希望成为真正伟大的画家,虽然本期学员几乎都是五十岁左右的“访问学者”,但无疑离伟大画家都差得很远。有什么可以总结的呢?这是其一。

再有,教学是教育的主要手段,而教育又是传承文化,发展文明的根本方式。但教育是不针对那种“生而知之”的“天才”的,它只是针对社会文化的共性,并根据不同条件的教学对象。充其量完成因材施教而达成共识,而恰恰现在所谓的艺术理论定的艺术家又大概是极具有特殊个性的“天才”。作为我的研究工作之组成部分的日常教学,又何以总结出什么来呢?这是其二。

难归难,但写还得写,这并非言不由衷,只是从阶段性回顾与展望的角度,希望同学们与该书的编者能进一步注意一些规律,把终生的学习提高作为一个目标 去逐步实现,将个人对社会文化共识的解读能做到更加深入透彻,并记住“生有尽,识无涯”的古训。

对于当代社会,国画教学是个非常值得重视与研究的课题,这不但因为绘画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国画成为中华文化最重要、最深入人心,且最能反映文化规律与时代面貌的表率。对文化传承起着非常全面、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华文化在艺术上所有的重要门类都直接或间接成为国画关联的对象。

中国艺术研究院对我十分信赖并支持我对国画教学的探索,并将此作为与科研、创作三位一体而组建了专门的艺术教育工作室,我只有努力从长计议地来安排设计整个教学任务了。

首批访问学者到来的一年中,我将目的瞄准了“明大道,了自身”的具体阐述上,从对中华文明的道统出发,从对国画画法入手,来针对第一位同学做出不同的课程安排与教学要求,经过一年的努力,这实际上是一个互学的过程,他们要提出问题给我思考,我要将思考结论交给他们验证,好在经过多次磨合,他们基本上完成了我预先设定的要求,绝大多数同学得到了辛勤付出的回报,走过了这一山,又是一重山,愿他们继续努力。

我原来的教学计划幸好还留存无损,但具体教学过程安排已随计划的实施或改或换了。一并奉于同好,以企更加完善。

陈绶祥

2005年7月23日于恒山脚下

策展人

艺术家

陈绶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