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看非看——王玉华作品展

返回
开幕时间:2016年9月28日15:00
展期:2016.09.28 -- 2016.10.11
地址:今日美术馆3号馆1层

展览前言

王玉华的画给我的第一感觉是“静美”。人物或坐或立,静静的、淡淡的,内心透出一种安宁和静穆的美感。每一个人物都仿佛一尊雕像,这应该就是那种可以持久凝视的“雕塑感”吧。德国启蒙运动时期的美学家温克尔曼曾把“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看作是艺术的最高理想,而这样的理想正是从古希腊的雕塑中获得的。要在绘画中寻找一种单纯和静穆,从而获得一种经得起持久凝视的魅力,则需要在人物的造型上获得一种内在的力度。
恰恰在这一点上,王玉华有她的优势。她的画让我联想到两个西方艺术家:埃贡·席勒和马琳·杜马斯。她的画虽然还缺少席勒在结构上的入木三分和杜马斯对感性形象充满分寸感的把握,但却可以看出她对造型的独特理解、对形象的感悟能力是趋近于这个方向的。由于她专注于传达的是造型本身的魅力和一个形象给予她的特有感受,所以她力求在最本质的意义上呈现一个人的精神面貌。
王玉华的画给我的第二感觉是“水墨趣味”。她的画主要是画在亚麻布上,而且多采用矿物颜料,有时还采用一些金箔、银箔。因此,她的画不是从传统的笔墨系统中演化而来,她把自己的画称作“综合材料”绘画。但她的综合材料所呈现出来的却是一种单纯的“水墨性”或“水墨趣味”。这样,我们在归类上是就遇到一个问题:她的画归入水墨画?
本来对于画家而言,这是一个无意义的问题,画家选择什么媒介、采用什么方式作画,完全是出于个人的偏好,把它归在哪个门类不是画家要考虑的事情。但对于策展人、批评家而言,这却是个绕不过去的坎儿。虽然画种边界的模糊是当代艺术中一个常见的现象,甚至是当代艺术的一个特征。但他们只有在归类中才有可能发现新的问题,而归类的准则也会随之而改变。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这样描述传统水墨转型的当代特征:“中国传统水墨在经历了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艰难的现代转型以后,已经显示出其强劲的生命活力和柳暗花明的前景。走向当代的新水墨,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这一过程中,我特别留意到,一些处在水墨界外的当代艺术家与我们遥相呼应,在激活传统的努力中与我们形成“里应外合”之势。在传统文化与水墨精神这个节点上,他们虽来路不同,却向度一致。一路是从‘水墨之门’内向外‘突围’,一路是从“水墨之门”外向内聚拢,从而形成一种‘里应外合’之势”。而这种“里应外合”之势则呈现为四个不同的向度:介入当代、激活传统、切换媒介和终极本体。
从这个视角考察王玉华的画,她无疑是在“切换媒介”这一向度之中展开她的创造。虽然画家采用的媒介材料和载体不再局限于原有的笔、墨和宣纸,但依然有水墨精神在,依然有水墨趣味在。因此王玉华的艺术不仅可以归属在水墨这个大的框架之中,而且在材料的意义上为探寻水墨走向当代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
王玉华的画水墨味道很足,但却不是靠宣纸的渗透特性和慢无边际的偶然性把握。画面中水墨氤氲的趣味都在她有效的控制之中。一个好的歌手不是靠扯开嗓子嘶吼,嗓门越高越好,而是能根据情感的需要对声音做出适度控制。绘画亦然,所谓泼墨、狂草、大写意并非缺少控制能力的任意恣肆,恰恰相反,狂与放的至高境界全在有分寸感的把握。所谓“见好就收”即此之谓。王玉华水墨趣味所体现的正是她所具有的良好的艺术素养和对画面有效的控制能力。
王玉华的作品还保留了较多的学院品格,如果在“介入当代”这一向度上有所推进,她的作品面貌还会有进一步提升的更多可能性。

策展人

贾方舟

艺术家

王玉华

参展作品

开幕式